> 文章列表 > “黄花伴客年年雨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黄花伴客年年雨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黄花伴客年年雨”的出处是哪里

黄花伴客年年雨”出自明代刘麟的《留别孙太初》。

“黄花伴客年年雨”全诗

《留别孙太初》

明代 刘麟

夕灯蛩语上空堂,门外芙蓉系野航。

逸兴逐鸥常作侣,离魂入雁不成行。

黄花伴客年年雨,短鬓雕秋夜夜霜。

歧路渐多乡国异,天涯戎马又重阳。

《留别孙太初》刘麟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留别孙太初》是明代刘麟所作的一首诗词。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夕灯蛩语上空堂,

门外芙蓉系野航。

逸兴逐鸥常作侣,

离魂入雁不成行。

黄花伴客年年雨,

短鬓雕秋夜夜霜。

歧路渐多乡国异,

天涯戎马又重阳。

中文译文:

夜晚的灯光下,蛩蛩的鸣叫传入高楼之中,

门外的芙蓉花系在野船上。

逸兴随着鸥鸟常常作伴,

离魂却无法随雁鸟成行。

黄花伴随着客人年复一年的雨水,

短发上雕刻着秋夜的霜冻。

分道扬镳的路逐渐增多,故乡与国家不同,

在遥远的天涯上,再次迎来了重阳节的戎马。

诗意和赏析:

这首诗词表达了离别之情和游子思乡的心境。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,以及与自然元素的对比,表达了他在离别时的内心感受。

诗的第一句“夕灯蛩语上空堂”,通过“夕灯”和“蛩语”这两个夜晚的意象,描绘了寂静的夜晚中的离别场景。第二句“门外芙蓉系野航”,用芙蓉花系在野船上的形象,暗示了离别时的无奈和无法挽留的情感。

接下来的两句“逸兴逐鸥常作侣,离魂入雁不成行”,表达了诗人心中的遗憾和无奈之情。他渴望自己的心灵能像逐鸥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,但离开的灵魂却无法像雁鸟一样成行,无法回到故乡。

诗的后半部分,通过“黄花伴客年年雨”和“短鬓雕秋夜夜霜”的描写,表达了游子在他人乡里的辛酸和岁月的消磨。诗的结尾“歧路渐多乡国异,天涯戎马又重阳”,表达了离乡别井、远离家乡的苦楚和追忆。诗人在异乡行走,面对许多岔路和陌生的国度,但在重阳佳节,戎马再次出征,他的思念和牵挂更加浓烈。

整首诗以离别和乡愁为主题,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内心情感,展现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。同时,诗中运用对比、象征等修辞手法,使诗意更加深远,诗情更加抒发,给人以深刻的印象。